top of page

參訪巴黎第四世界運動紀錄5:參訪啟發

  • 作家相片: 2030atept
    2030atept
  • 2024年7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★本次交流會為台灣「向貧窮者學習聯盟」各會員組織(含本會)一 同前往法國巴黎,在2024/2/16-22與第四世界運動ATD(All Together in Dignity)總部進行深度交流。

內容包含:社會工作實務經驗、貧困者培力與組織工作、跨國工作坊舉辦、拜訪秘書處團隊...等。


參訪巴黎第四世界運動紀錄5:參訪啟發

第四世界運動創立者若瑟.赫忍斯基神父之墓,位於第四世界運動梅里(Méry)總部


ATD(第四世界運動)的組織發展經驗與台灣的NGO和機構有很大差別,包括.慢速文化:重視聆聽大於只是解決眼前的「個案問題」.協同治理:確保ATD的團結,內部多元化,極度扁平化管理。.貧困者優先,任何項目都將最不利的家庭放在第一位


慢速文化

.「極度貧困者是我們的指南針」:跟隨貧困者的節奏合作,而不是ATD的,這需要長時間的陪伴與理解。


ATD秘書處團隊表示:在那些需要去解決急切問題的國家,我們也很難有時間慢下來。但我們會彼此督促慢慢來,儘管社會不斷催促要我們更快,但我們不斷去讓自己慢下來。


有時當我們去想解決方案的時候,我們就已經沒有在聆聽,儘管你表面上還在「聽」,不過對方只是需要一個深入被聆聽的空間,而不是一昧地想到解決方案。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,才能讓一個生活在貧困中的人自我發聲,表達自己,了解來龍去脈。同樣地,也需要很多很多時間才能改變專業的實踐方式,以及政治上的運作,但是,我們從來不去談在專業與政治領域的緩慢,卻一直說赤貧者改變緩慢,說我們一直給他們,一直幫他們,卻看不到什麼結果,這種評論實在難以接受,因為另一方的改變也沒有比較快。


投身精神

志願者必須經常轉換跑道 、拉遠距離,才更能看清問題。若瑟神父曾表示「 不懂得保持距離的人,總有一天會讓生活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例行公事 。別人對他來說變得可有可無,而且他們已經分辨不出自己缺少了什麼 。」


.認同助人工作者的痛苦,讓員工表達情緒很重要,痛苦需要被面對。

.秘書處團隊說 「當我們想擁抱一切,就什麼都得不到」:重質不重量,ATD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幫助到 。儘管擁有相同的大方向,但內部重視自由表達。


③重視貧困者的知識與歷史:理解我們是誰?從哪裡來?若瑟神父曾說「 留下幾個蛛絲馬跡和書寫歷史是不一樣的,雪泥鴻爪無法構成一段歷史...第四世界運動和赤貧地區的家庭一起做了許多研究, 特別是他們之中最貧窮的家庭。我們追朔他們的家譜,重建上千個家庭的歷史。」因此我們在赫忍斯基記憶與研究中心裡看到赤貧者的龐大手稿、繪畫、照片等資料,都被鉅細靡遺地保留下來,並用最慎重的方式與最先進的科技來典藏,這在很多地方都是難以想像的。


極貧者是我們的指南針ATD的方向是極貧者來決策,不管彼此的觀點有多麼不同。貧困經驗者的知識應該得到承認和重視,所有政策都應該重視貧困議題,並考慮到貧窮的每個面向。


若瑟神父曾說:「面對窮人,研究者好像故意維持一種安全的距離,不過,那是一種偷窺者的距離,而非一種全心等待相遇的距離。」ATD的方針是政策和研究要由貧困經驗者和具有相關知識的人一起合作,在制定與執行政策的過程中,不僅應該諮詢貧困者,更應該邀請他們從頭到尾全面參與


下圖是《貧窮被隱藏的面向 – 參與式跨國研究》的研究成員組成,可以看到大多數研究成員是具有貧困經驗的兒童與老人,專業人士和學者僅佔少數



Commentaires


2030 ATEPT 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  | 801高雄市前金區自強一路22號10樓| 2030atept@gmail.com | (886)-07-2315200

©2020 by 2030atept.

bottom of page